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丁观加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书法与意象——丁观加书法简论

2015-07-09 15:45:51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郑为人
A-A+

  书法与中国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。汉字的起源是从图形演化而来,至今是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。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,逐渐形成了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即书法。宋代文人画兴起,以书入画成为文人画最重要的特点,元人赵孟頫有诗云“石如飞白木如籀,写竹还需八法通,若也有人能会此,方知书画本来同。”明代董其昌云“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,树如屈铁,山似画沙,绝去甜俗蹊径,乃为士气。不尔,纵俨然及格,已落画师魔界,不复可救药矣。若能解脱绳束,便是透网鳞也。”所以,古代文人画家大多也是书法家,尤其到明代中后期,草书有了很大的发展,草书对汉字形态结构的艺术性再造使书法逐渐从实用中摆脱出来,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状态,如徐渭、陈淳、八大、石涛、到扬州八怪乃至吴昌硕、齐白石、黄宾虹,正是由于以其书入其画,书画兼融,他们的艺术才能够达到如此的高度。重视书法,成为中国画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传统,也是文人画与画工之画的区别所在。

  丁观加先生正是这样一位书画兼善的优秀艺术家。他的山水画意境开阔,用笔用墨随性随情,凝练老辣,在色彩的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,彩墨交融,具有诗意般的人文气息。从镇江画院院长的职位上退休后,他移居北京,在中国美术馆成功地举办了“彩墨心意”个人画展,受到美术界的高度评价。但他并没有功成身退,安享晚年,你与他接触从不会感觉到他已是年近耄耋的老人了。他和年轻人一样玩微博,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心。这不,他又对街头巷尾墙上的俗字和具有童趣的少儿书法产生了兴趣。很多人并不知道,丁观加在书法艺术上也有着深厚的造诣,他青年时代求学于南京师范大学,师从傅抱石、吕斯百、陈之佛、杨建侯、亚明、罗尗子,这些大家无一不强调书法于中国画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性,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在绘画创作的同时,丁观加一直坚持书法的研究和创作探索,他从颜真卿入手,继而师法杨凝式及二王诸帖,又深入钟鼎碑版,博采众妙。但他并不满足于“集古字”对于一个画家来说,临像某帖不是难事,但要形成自己独特的书风,更需要有非凡的探索勇气。出于一个艺术家对汉字书写审美趣味特有的敏感,丁观加在这些不入古法的俗字和童书之间,品到了不同于大众审美的别样风味,他把这其中的趣味元素巧妙地提炼出来,融入到自己的笔下,使自己的书法逐渐呈现出似碑非碑似帖非帖妙趣天成的独特面貌。他的古朴和宽博来自于颜鲁公,从容和跌宕出于林散之。受祝嘉老先生影响,他特别推崇傅山的“四宁四勿”美学观并一直在书法创作中践行着。不为时风左右,这一点对于艺术家来说十分可贵。他的甲骨文书法,从不囿于表现刀刻,而是借助于甲骨文将线条变化和水墨韵味呈现出来;他的行草书没有技法的炫耀,没有张狂的挥舞,洋洋洒洒,不激不厉,是自然生命的律动。画家的书法其共同之处在于,书法不应仅仅是古人技法的再现,而应该是借书法这个载体,将生命个性发挥到极致,如扬州八怪里金农的漆书、郑燮的六分半书,如齐白石、李可染等等。丁观加也是一样。他们的书风“辨识度”极高,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。对于以展览效应为导向的当下书法出现面貌趋同的现象,画家们的探索之路是否可以值得借鉴呢。

  李苦禅先生曾说:“书至画为高度,画至书为极则”从书与画这两方面来看,丁观加可以说达到了高度,做到了极则。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丁观加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